醫(yī)學科普
發(fā)表者:王文娟 人已讀
外陰及陰道炎癥是婦科最常見疾病,各年齡組均可發(fā)病,外陰陰道與尿道、肛門毗鄰,局部潮濕,易受污染;生育期婦女活動較頻繁,且外陰、陰道是分娩、宮腔操作的必經之道,容易受到損傷及外界病原體的污染;絕經后婦女及嬰幼兒雌激素水平低、局部抵抗力下降,也易發(fā)生感染。
1.細菌性陰道炎
10%~40%患者無臨床癥狀,有癥狀者主要表現(xiàn)為陰道分泌物增多,有魚腥味,尤其性交后加重,可伴有輕度外陰瘙癢或灼熱感。分泌物特點為灰白色,均勻一致,稀薄,常黏附于陰道壁,容易將分泌物從陰道壁拭去。
2.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/念珠菌性陰道炎/霉菌性陰道炎
外陰瘙癢、灼痛、性交痛。尿頻、尿痛。尿痛特點是排尿時尿液刺激水腫的外陰及前庭導致疼痛。特征分泌物: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渣樣。外陰炎呈地圖樣紅斑、水腫、抓痕。陰道炎可見水腫、紅斑、白色膜狀物。
3. 滴蟲性陰道炎
陰道分泌物增多特點:稀薄膿性、黃綠色、泡沫狀、有臭味。外陰瘙癢部位:陰道口和外陰。若合并尿道感染:尿頻、尿急、尿痛,有時可見血尿。不孕:陰道毛滴蟲能吞噬精子,阻礙乳酸生成,影響其在陰道內存活。檢查見:陰道黏膜充血,散在出血斑點,“草莓樣”宮頸后穹隆多量白帶,呈灰黃色、黃白色稀薄液體或黃綠色膿性分泌物,常呈泡沫狀。帶蟲者陰道黏膜無異常改變。滴蟲性陰道炎主要由性行為傳播,性伴侶應同時進行治療。
4.老年性陰道炎
雌激素水平降低,外陰灼熱不適、瘙癢、陰道分泌物稀薄,呈淡黃色;感染嚴重者陰道分泌物呈膿血性,常伴有性交痛。
5.幼兒性陰道炎
主要為陰道膿性分泌物及外陰瘙癢。常見于5歲以下嬰幼兒。
本文是王文娟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請勿轉載。 本文僅供健康科普使用,不能做為診斷、治療的依據(jù),請謹慎參閱
發(fā)表于:2021-09-12